諾獎得主彼得·漢德克演講:我的靈魂保鏢
當地時間12月7日,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奧地利小說家、劇作家彼得·漢德克在斯德哥爾摩瑞典學院發表了獲獎演講。
掠奪時代下的印度插畫,那些生動而明亮的果蝠、松鼠
18世紀后期,東印度公司的官員曾聘請了印度當地的藝術家來記錄大陸上奇妙的動植物。這些作品反映了自然世界的美感,也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
渡邊祐子:基督教與日本的近代化
在教育方面,基督教教育對于日本女子教育的貢獻非常大。在歐化主義、文明開化的時代下,基督教受到了歡迎,但進入1890年代后,日本社會對基督教的批判開始變得激烈。
范遷《錦瑟》:寫出了每個普通人進入歷史的那一刻
“這個主人公就是我們每一個人。我們都可能經歷過巔峰的狀態、不堪的時代,我們都可能經歷過這一切,但是最終都要還原到一條路上去,那就是人性。”
以當代視角聚焦寒山詩意,寒山美術館呈現兩周年主題展
正在蘇州寒山美術館展出的“寒山:寒山美術館兩周年主題展”,從寒山精神出發,集合了9位作品內涵與寒山精神契合的藝術家,由他們的作品管窺寒山詩意的當代形態。
江西南昌發現罕見大型六朝墓群,是海上絲綢之路研究重要材料
這一墓群是目前國內罕見的保存較好的大型六朝墓群,是我國六朝考古的重大發現,700余件出土遺物展示了孫吳時期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是海上絲綢之路研究的重要材料。
《巨浪下的小學》:地震中,是什么奪走了這些日本孩子的性命
客居日本20多年的英國記者理查德·勞埃德·帕里,花費6年時間跟蹤調查,寫成《巨浪下的小學》一書,還原了這場令人心碎的災難全過程。
上海最大規模的全國性篆刻展:當代篆刻名家與新銳聯袂呈現
以“新時代,新印象”為主題的“當代篆刻名家?新銳聯袂邀請展”12月7日在上海對外展出,此次展覽邀請全國名家、新銳之間有大至83年的年齡跨度,堪稱歷年展覽之最。
《冰雪奇緣2》:魔法少女歸隱山林,迪士尼走向保守
女性角色的魔法變身在一個層面上反映著女性的自我追求,亦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女性自我表達和欲望展示在現實中處于被壓抑狀態的事實。
誰是滑鐵盧戰役的勝利者?
滑鐵盧不是法國革命戰爭與拿破侖戰爭的最高潮,但卻有著巨大而又持久的影響。在英國僅有一條以“萊比錫”命名的道路,但卻有著350條名為“滑鐵盧”的小徑、廣場和大道。
觀點|大足石刻研究的“史學方向”與宋代民間社會生活場景
《大足石刻全集》出版是大足石刻研究新出發的起點,但也遭遇到創新乏力、領域局限等瓶頸。有必要整合新方法,利用新手段,開創新局面。
一周觀展指南|上博賞西厓竹刻,故宮聽“大圣遺音”
上海博物館推出“金石筼筜——金西厓竹刻藝術特展”,紀念竹刻家金西厓先生誕辰130周年。北京故宮首次古琴展“鐘粹宮古琴藝術展”,將帶觀眾走進“大圣遺音”。
“炒”新興文化產品,年輕消費者應避免哪些潛在的消費風險?
盲盒、炒鞋、炒漢服……在年輕消費市場,多元消費需求催生了各類創新業態,是否代表了“一切皆可炒”?年輕消費者應避免哪些潛在的消費風險?
“ SIPA赫本時代”的藝術沙龍,K11將推新媒體展
由上海K11美術館打造的一場新概念全媒體展覽“SIPA赫本時代——一個跨時空的理想主義生活方式”將于12月22日開幕,主打全媒體和沉浸式體驗劇場的展覽。
斯諾登自傳《永久記錄》|從愛國青年到泄密特工的駭客生涯
斯諾登描述自己最后做了“信仰的一躍”:他因為不知道要相信誰,最終只能相信所有人,他相信人們會為他辯護,就像他為了人們的美好生活挺身而出一樣。
掠奪時代下的印度插畫,那些生動而明亮的果蝠、松鼠
18世紀后期,東印度公司的官員曾聘請了印度當地的藝術家來記錄大陸上奇妙的動植物。這些作品反映了自然世界的美感,也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
渡邊祐子:基督教與日本的近代化
在教育方面,基督教教育對于日本女子教育的貢獻非常大。在歐化主義、文明開化的時代下,基督教受到了歡迎,但進入1890年代后,日本社會對基督教的批判開始變得激烈。
范遷《錦瑟》:寫出了每個普通人進入歷史的那一刻
“這個主人公就是我們每一個人。我們都可能經歷過巔峰的狀態、不堪的時代,我們都可能經歷過這一切,但是最終都要還原到一條路上去,那就是人性。”
以當代視角聚焦寒山詩意,寒山美術館呈現兩周年主題展
正在蘇州寒山美術館展出的“寒山:寒山美術館兩周年主題展”,從寒山精神出發,集合了9位作品內涵與寒山精神契合的藝術家,由他們的作品管窺寒山詩意的當代形態。
江西南昌發現罕見大型六朝墓群,是海上絲綢之路研究重要材料
這一墓群是目前國內罕見的保存較好的大型六朝墓群,是我國六朝考古的重大發現,700余件出土遺物展示了孫吳時期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是海上絲綢之路研究的重要材料。
《巨浪下的小學》:地震中,是什么奪走了這些日本孩子的性命
客居日本20多年的英國記者理查德·勞埃德·帕里,花費6年時間跟蹤調查,寫成《巨浪下的小學》一書,還原了這場令人心碎的災難全過程。
上海最大規模的全國性篆刻展:當代篆刻名家與新銳聯袂呈現
以“新時代,新印象”為主題的“當代篆刻名家?新銳聯袂邀請展”12月7日在上海對外展出,此次展覽邀請全國名家、新銳之間有大至83年的年齡跨度,堪稱歷年展覽之最。
《冰雪奇緣2》:魔法少女歸隱山林,迪士尼走向保守
女性角色的魔法變身在一個層面上反映著女性的自我追求,亦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女性自我表達和欲望展示在現實中處于被壓抑狀態的事實。
誰是滑鐵盧戰役的勝利者?
滑鐵盧不是法國革命戰爭與拿破侖戰爭的最高潮,但卻有著巨大而又持久的影響。在英國僅有一條以“萊比錫”命名的道路,但卻有著350條名為“滑鐵盧”的小徑、廣場和大道。
觀點|大足石刻研究的“史學方向”與宋代民間社會生活場景
《大足石刻全集》出版是大足石刻研究新出發的起點,但也遭遇到創新乏力、領域局限等瓶頸。有必要整合新方法,利用新手段,開創新局面。
一周觀展指南|上博賞西厓竹刻,故宮聽“大圣遺音”
上海博物館推出“金石筼筜——金西厓竹刻藝術特展”,紀念竹刻家金西厓先生誕辰130周年。北京故宮首次古琴展“鐘粹宮古琴藝術展”,將帶觀眾走進“大圣遺音”。
“炒”新興文化產品,年輕消費者應避免哪些潛在的消費風險?
盲盒、炒鞋、炒漢服……在年輕消費市場,多元消費需求催生了各類創新業態,是否代表了“一切皆可炒”?年輕消費者應避免哪些潛在的消費風險?
“ SIPA赫本時代”的藝術沙龍,K11將推新媒體展
由上海K11美術館打造的一場新概念全媒體展覽“SIPA赫本時代——一個跨時空的理想主義生活方式”將于12月22日開幕,主打全媒體和沉浸式體驗劇場的展覽。
斯諾登自傳《永久記錄》|從愛國青年到泄密特工的駭客生涯
斯諾登描述自己最后做了“信仰的一躍”:他因為不知道要相信誰,最終只能相信所有人,他相信人們會為他辯護,就像他為了人們的美好生活挺身而出一樣。